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浅析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罗 彦 江广金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1)
摘 要 体育产业在当今被誉为“本世纪最赚钱的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世界各国都已把体育产业当作新世纪经济战中的重要战略。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及北京奥运的承办等因素,把我国体育产业推入高速发展的轨道,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有利影响将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经济 国民经济
现代许多体育运动都是由英国贵族们发明的,并只在贵族中流行的游戏。然而现在,在体育面前,不论国家大小、贫富,人民的种族、肤色、社会地位的高低,都能融入到同一运动项目中。现代传媒体的高度发达更是把体育运动带进千家万户,体育运动的全球性造就了一个独特的市场,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产业—体育产业。体育运动从单纯的竞技行为发展到集竞技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身的公众休闲运动,它带动了一系列的经济行为。于是当今的体育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体系,它不但满足人们的精神、娱乐需要,同时创造了巨大财富。
1 国外体育产业带动的经济发展状况
世界头号体育产业大国———美国,虽然美政府没有给体育花一分一毫,但是,它的体育产业却极为发达。根据美国政府经济分析局不久前的报告显示:2000年美国体育产业总值为4 000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8%,位居美国产业10大支柱产业的第6位。
以足球工业为主的意大利体育产业,年产值已达182.5亿美元,意大利职业足球联赛的收入已列国民收入的第三位。意大利体育业的发展已完全不需要政府投资,相反,政府每年还能从体育产业中获得巨额税收。
虽以工业为主的英国,在1987年,体育产业就已为社会提供了37.6万个就业机会,这一数字相当于英国整个化工和人造纤维工业的就业人数,超过了煤炭、农业和汽车零件制造业的就业人数。目前,英国体育产业年产值近70亿英镑,超过汽车制造和烟草工业的产值。英国政府从体育产业中获得近30英镑,相当于政府用于体育开支的5倍。
日本的体育产业近期也加大投资力度,呈现向国外扩张势头。如花巨资购买国外体育场地收购高尔夫球场,使体育产业收入达到2000年的10万亿日圆,居10大经济产业的第6位。
2 当前是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绝好机遇
2.1 持续稳定的国家经济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现在,全球经济处于衰退时期,而我国经济却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局面。这种状况,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现代体育运动不再是单纯的竞技运动,而具有观赏性、娱乐性、休闲健身等特性。体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部分。人们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比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增加。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只有经济基础雄厚,人们生活水平很高时,才能有时间和财力去观赏比赛或去健身、娱乐,才能使体育消费市场得到繁荣发展。
2.2 2008年的北京奥运是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北京申奥的成功,直接反映就是给申办城市带来巨大的潜在价值及为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事实证明,体育产业总是能最直接地把握到奥运会召开带来的商机。
为承办2008年的奥运会,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65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 323亿元。奥运会的举办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多种行业,如体育建筑行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就业效应等。为给运动员提供好的环境而兴建大量的体育设施和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同时,未来7年内,北京的住宅建设也将大量增加。根据历届奥运会的经验,奥运会能为举办城市提供就业机会,北京奥运将产生74.5万个就业机会,能有效缓解北京面临的就业压力。对于中国体育用品的制造商来说,2008年奥运会便是他们实现自己品牌、高速扩张的黄金时期。首先,作为举办国,地缘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奥运会的召开本身就需要相当多数量的高质量的体育用品,一部分因组委会的购买活动产生商机,另一部分,制造商作为赞助提供体育用品,创下品牌带来长远价值。
2.3 人口众多的资源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拥有世界人口1/5的中国申办奥运的成功,其意义是深远的,它不但为充分发扬奥运精神提供场所,同时能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提高作出贡献。
可以说,体育产业是经营注意力资源的,体育运动受关注的程度越高,相关的产业越能得到发展。中国是个经济不断发展、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国家,爱国热情和对体育运动本身的热爱,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关注着全球任何重大体育比赛,并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因此,中国人口的优势为中国甚至国外的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据调查统计,我国居民体育消费市场呈快速扩展态势,消费指数年平均增长率达20%,经济发达的城市,如广东省目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2 600万,体育人口占37%,广州市则达到46%。
2.4 有利的政策规划导向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护航
目前,我国经济学家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态势,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大限制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所幸,政府已充分认识到种种弊端,开始酝酿新思路重新规划体育产业。如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所副所长马晓河指出,国家应重点支持竞技体育,而对相关产业和体育办的产业应该放开,从产业政策上鼓励民间私营企业投资体育产业,大力培养和扶持龙头企业,从税收、信贷各种政策上给予支持,以此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室主任胡鞍钢指出,为加速体育产业发展,今后我国应大力发展各种体育组织,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可以考虑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对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给予优惠。另外,还应大力发展社区体育组织和体育设施。有关专家们还认为要在体育产业这个朝阳产业中形成公有、私有、民有、国办、社会办发展的格局,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3 高速发展的体育产业带来国民经济的增长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