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 发表论文 合作流程 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我要注册
职称论文发表网   首页   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理工科论文 |管理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文史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艺术论文 |社会学论文 |政治论文 |试题 |应用文 |论文投稿 |职称评定 |教案 |论文关键词 |电子商务 |体育论文 |学术机构 |发表论文 |教育资讯 |医学资讯 |物联网论文 |中国论文网 | 职称论文
职称论文 本站论文搜索
职称论文 设为首页 职称论文发表网 收藏本站 职称论文发表 联系我们
职称论文  首页-->文史论文-->当代中国-->文章正文
我国社会转型对生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 :关凤利1 孟宪生2更新时间:2012-11-12

职称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住在汉口网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职称论文网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102)
(2东北师大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育文化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影响生育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加速转型是生育文化发展内在动因和最终根源。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生育文化 影响 原因
1 社会转型及生育文化的含义
  一般而言,通常人们所说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转化过程。尽管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这一转化过程开始发端,但我国社会真正进入全面转型的阶段,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我国社会也进入全面转型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转型不仅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而且还包含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文化向科学的先进文化转变的过程。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部分就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内容做了比较明确的阐述。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虽然十五大报告中没有明确提及“社会转型”这个概念,但是报告中所涉及的这些转变已经涵盖了中国社会转型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在转型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目前人们对生育文化的含义和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尚无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在关于生育文化的诸多定义中,潘贵玉任主编的《中华生育文化导论》一书对生育文化所下的定义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生育文化的内涵。《导论》认为“生育文化是指人们在生育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相应的规范制度,即人们在婚姻、家庭、生育、节育等活动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知识能力、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等。”这一定义为我们探讨和研究生育文化的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生育文化是与生育活动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属于文化的大范畴。生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一样是一个由人类在生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行为规范和组织制度等方面构成的复杂的整体。一般说生育文化应包括生育观念、婚育习俗、婚育制度和与生育相关的知识、技术、工具、设备、手段等四个层面的内容。生育文化的四个层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每个层面都有特定的作用,其中,观念层面决定了生育的取向,技术层面影响生育形式的变化,行为层面构建了生育的方式,制度层面提供了生育的规范。
2 社会转型对生育文化的影响
  与我国新时期社会加速转型相适应,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婚育习俗、婚育制度,以及和生育相关的知识、技术、工具、设备、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育文化呈现前所未有的特征。
  首先,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生育目的变化。改变了以往结婚即是为了生育、为了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结婚的目的是为了使男人和女人更加和谐、稳定、快乐地生活,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结婚与生育开始分离。二是人们对生育孩子数量的期望在减少,转变以往多注重孩子数量的观点。三是对生育孩子性别取向上,男孩偏好的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虽然仍还有很多人希望生男孩,但以往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正在逐渐为人们所抛弃。四是对生育孩子的时间选择等方面的价值趋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早婚早育现象日益减少,人们开始重视优生优育优教。
  其次,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人们的生育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些带有封建、愚昧、落后的陈规陋习,如子女的婚姻完全听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门当户对”、“童养婚”、“指腹婚”等正在为人们所抛弃。一些优秀的生育风俗习惯被继承和发扬光大,一些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生育风俗习惯,如男女自由恋爱、男到女家、集体婚礼、新事新办等正在蔚然成风。
  再次,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婚育制度、和生育相关的知识、技术、工具、设备、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妇女地位的提高,理性生育的教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妇幼保健等科学知识的普及,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的需求,以科学技术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最后,计划生育工作也出现了从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的转变,通过节育、生育、优育服务,不孕症预防和治疗,妇科病防治,性健康教育咨询与服务等,增强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通过这些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降低了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率,提高了人口素质,有力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3 我国社会转型对生育文化影响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生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因此,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去追溯社会转型对生育文化的影响。
  从经济方面看,传统生育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农业社会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劳动投入是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男性劳动力的多寡直接制约和影响家庭生产和收入状况。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是决定男性劳动力在社会经济中居于重要的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形成崇尚偏好男性、养儿防老、喜欢早婚早育、追求多代同堂大家庭的生育观念,并由此演进出传统生育文化的经济根源。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已占据主体地位。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降低,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原来必须由男劳动力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妇女来完成。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对劳动者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又与其受教育程度和训练水平直接相关。孩子多的家庭将会无法承受子女受教育所需的高昂费用。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将日趋完善。养老将出现从以家庭为主逐步向以社会为主的转变。社会保障程度越高,养儿防老这一传统生育目的就会越来越弱化。可见,经济的转型不仅可使传统生育文化存在的根基被削弱和消除,而且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生男生女都一样等现代生育观念的建立奠定所需的经济前提和条件。
  从政治方面看,传统生育文化与传统的政治制度也直接相关。农业社会中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实力的强弱与家庭中人口的多少直接相关,从而决定家庭具有无限增加人口的要求。另外,就一个国家而言,受国家之间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数多少的限制,统治者也有制定各种各样鼓励早生优生政策的偏好,这也为传统生育文化提供了赖以存在的政治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确立为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宏伟战略目标。为保证这一宏伟目标的尽早实现,我国加快了由传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向建立高度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在政治体制转型过程中,调整了国家机构的设置,设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作为政府的常设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级地方政府,也都相继设立了相应的常设机构。同时还建立了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等民间组织。这种政治体制上的改革,为发展新的生育文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
  从文化方面看,生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的变迁必然直接影响生育文化的发展。我国传统生育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宣扬血脉延续,传宗接代,多子多福,宣扬人口多多益善。把生儿育女看成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更为甚者,把增加人口不仅看作是个人、是家族的事情,而且更是治国者的责任。孔子说: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人口能否增加已经成为国家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传统生育文化正是儒家文化在生育领域的沉淀和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明确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确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生育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婚育风俗的广泛传播和持久发展,加快了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确立,全面普及和推广了现代生殖健康科学知识和技术,初步建立了适应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维护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参考文献
1 扬魁浮主编.中华生育文化导论[M].北京:中
国人民出版社,2001
2 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M].北京:中国人
口出版社,2001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1
论文首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打印本文】【回到顶部
最新上传
 武汉市发展低碳经济探讨
 “谷贱伤农”解决之道
 基于LBS和O2O的移动...
 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国际化
 区域品牌培育和提升探讨
 AHP在医药批发企业物流...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与农村水...
 浅谈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高校学生就业与政府政策之...
 农学类专业研究生如何创业
 浅谈科学地管理科技人才
 研发联盟的知识协同效应探...
 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模式创新
职称论文
本站推荐
 武汉市发展低碳经济探讨
 “谷贱伤农”解决之道
 基于LBS和O2O的移动...
 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国际化
 区域品牌培育和提升探讨
 AHP在医药批发企业物流...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与农村水...
 浅谈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高校学生就业与政府政策之...
 农学类专业研究生如何创业
 浅谈科学地管理科技人才
 研发联盟的知识协同效应探...
 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科技创新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职称论文发表
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网站介绍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导航 投诉建议 服务承诺 人才招聘 版权声明  
  •   投稿邮箱:83041061@qq.com    服务热线:027-62220402 手机: 18907137973
    点击及可直接咨询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江花苑13楼   电子地图
  • Copyright (C) 2007-2009 http://www.iss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6318号
    技术支持:腾浪科技    法律顾问:廖泉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