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住在汉口网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职称论文网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2008-05-16 09:42:47)
标签:军事
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在2008年四月出版的亚洲研究局政策分析(NBR Analysis)中,深入剖析中国的邻近国家,包括东南亚、韩国、印度等对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反应,颇具参考价值。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在于期盼藉由快速经济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得以成为现代化及永续发展的国家,惟这项目标的成败一方面与中国本身发展进程有关,另方面也与外围国家对中国的反应有关。中国的发展对于区域权力平衡无疑将造成影响,关键在于外围对于“中国崛起”的观感,是否将中国视为“威胁”?此与中国能否持续运用“和平发展”战略,具有极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韩国国立汉城大学国际关系教授Jae Ho Chung所撰,题为“韩国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反应”(South Korea’s Reactions to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一文,作者认为“韩国对中国的态度出现变化,从过去的友好转成谨慎保守(shifted from amity to wariness)”,一开始韩国的确期盼“中国崛起”以制衡日美联盟的影响,如今韩国则越来越担心在经济上逐渐依赖中国大陆。
一、前言
韩国与中国一向保持友好关系,但其对曰本的态度可谓截然不同。不论是在1980或是1990年代,韩国均未将中国视为“威胁”,即便中国持续进行军事现代化,韩国均未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另方面,两国的经贸互赖关系亦快速增长,在过去26年间,两国双向贸易成长628倍,中国大陆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韩国贸易顺差最主要来源。在1992-2006年间,两国的年度平均贸易成长率达到30%,投资情况日趋密切也是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另一观察面向,2004年韩国在中国大陆的累积投资金额首度超越在美国的投资,达到179亿美元。两国观光客交流也倍数成长,从1988年的9000人次年增长到2006年的480万人次,也超过美韩之间的人数,显示中国与韩国关系的友好程度。
“中国崛起”已经十分明显,无论从农业、渔业到汽车、造船等,均有大幅度成长,韩国将中国视为与美国联盟关系的战略助力(strategic supplement),为了顾及中国,韩国是亚洲唯一一个拒绝达赖喇嘛到访的民主国家。但韩国对中国的友好有可能只是韩国的一厢情愿(wishful expectations),完全只为拉拢中国以制衡曰本,以及表达不愿意对美国过度依赖。
二、韩国对中国态度的转变:从亲密友好到担忧
随着中国与韩国经贸关系进展,以及冷战结束,两国合作关系扩大,韩国因为经济成长,成功民主转型,甚盼能在国际上提高相对的影响力,也亟欲摆脱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加上美国加强和曰本的安全合作关系,与中国合作成为极具吸引力的选择。惟在1998-2003年间,韩国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必须重新寻求美国的帮助,在经济问题获得纾缓后,韩国外交随即改采两手策略,一方面是对朝鲜采取“阳光政策”,另方面,对中国采取更积极的交往政策(proactive engagement policy),这些都是不受美国欢迎的作为。
从中国的方面观察,过去中国对于韩国的经济表现既羡慕又嫉妒,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深陷困境,中国对韩国的态度改变,认为韩国的发展模式不值得仿效。
2002年韩国新总统卢武铉上台,民意有86%的人支持韩国和中国加强友好关系,只有14%的人希望和美国加强关系;2004年,一份针对国会议员所作调查亦显示,55%的韩国国会议员认为应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交往对象。韩国对于“中国崛起”及和平发展政策寄予高度期待。韩国期盼崛起后的中国能在朝鲜问题上发挥更多影响力,这对韩国有利。韩国本身针对朝鲜则是公布新的“和平与繁荣政策”(peace and prosperity policy),当中期盼中国扮演重要角色;另方面,韩国政府又公布“合作与独立”(cooperative and independent)国防政策,似有意降低美韩军事同盟的重要性。
但韩国国内也有反对亲中的声音出现,主要来自商界人士,他们关切中国大陆经济崛起可能抢走韩国的海外巿场,另方面韩国对大陆的贸易越来越依赖,从1985年的1.9%大幅升高至19%,都是警讯。2004年有关吉林省高句丽王城被列入世界遗产的争议,韩国对中国一向的友好态度急转直下。虽然在政治上,韩国仍较倾向联中制美,但上述有关世界遗产的争议却挑动韩国的民族情绪,认为应重新思考中国是不是崛起得太快,韩国的全盘战略布局是不是有必要重新调整?
三、中韩关系未来走向
中韩两国关系发展未来仍存在相当多的变量,在经济上,中国仍将是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韩国也开始注意到对中国大陆经济依赖的问题,从近来韩国决定先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的动作可看得出韩国的态度渐趋审慎。目前两国基于互补互利,关系仍可望持续增温,但未来若韩国经济衰退,两国的友好情况可能因而生变。
在政治关系方面亦然,过去十年,韩国对中国的友好态度和“中国崛起”与时俱进,但未来则未必如此,今后韩国的外交政策将与韩国决定如何处理对美关系而定,因为“中国崛起”,对韩国而言,美韩关系和“中”韩关系将变得越来越成为零和关系,必须更加审慎应对。虽然中国的实力在短期内仍不足以和美国抗衡,但在“软实力”部分,中国的影响力已不容小觑,在未来美中有关“声望的竞赛”(popularity competition)势必将越来越激烈。
近来韩国总统换人,李明博新总统上台后即宣称将改善与美国关系,但韩国不可能一下子放掉和中国的友好关系。韩国新政府将有可能和中国就一连串相关议题,包括贸易赤字、历史争议、朝鲜问题、专属经济区、达赖问题,以及战略弹性等进行磋商,其中最麻烦的就是历史问题,也是最容易挑动两国敏感神经、掀起民族情绪的议题。
有关韩国与中国的合作到底是属“共生”(symbiosis)或“同居”(cohabitation)关系?韩国似乎倾向维持前者,即承认与中国交往的不对等关系,惟若历史性的争议扩大,韩国将可能升高“民族尊严”意识,两国关系可能出现裂痕,中国如何修补或维持与韩国的关系,将可作为检视中国是否真有诚意执行“和平发展”战略的证据.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投稿邮箱:83041061@qq.com 服务热线:027-62220402 手机: 18907137973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江花苑13楼 电子地图
Copyright (C) 2007-2009 http://www.iss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6318号
技术支持:腾浪科技
法律顾问:廖泉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