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十年磨一剑”。《体育时空》杂志从 2000 年前名不见经传且又很不起眼的“丑小鸭”,经过努力拼博,冲出困境,并一跃成为国内体育杂志类响当当的“明星”。《体育时空》杂志征订以每年数倍的增长趋势挤进了全国篮球杂志排名前三,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
一
《体育时空》杂志原名为《新疆体育》,这个自 1979年就创刊的杂志,和很多刊物一样,都遇到了市场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自治区体育局党组的大力支持,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的全力协助下,2000 年 6 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改刊为《体育时空》,走向了与一家文化公司合作之路。由于期刊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近几年,受各种生活市民报、社会文化报、文摘报的冲击,再加之《体育时空》受其性质、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则很难进入市场与其竞争。特别是长期的“大锅饭”体制,也让职工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正常发挥,加之合作办刊一度中断,从而导致《体育时空》发行一路滑坡,仅有几十本的发行量,举步维艰,跌到低谷。在这种情况下,自治区体育局党组就体育时空杂
志社的发展进行多次讨论,决定重组体育时空杂志社领导班子,由曾在自治区团委工作且又有着地县工作经历的张公民担任体育时空杂志社社长。杂志社新一届领导班子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改变着前进的发展方向,将《体育时空》杂志定位在“弘扬体育精神、传达政策信息、指导基层工作、交流各地经验”的方向上。2002年,《体育时空》杂志大胆改版,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重点栏目有:“特别关注”、“本土聚集”、“信息快车”、“体育论坛”、“健康时尚”,现在还可以刊登体育论文,促进体育科研发展。改刊后的《体育时空》出版后,以版式新颖,信息量大且内容丰富,受到了专业体育工作者和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好评。《体育时空》杂志走向市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不仅宣传了新疆,而且对国内外的重大赛事也
进行及时深入报道,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起到了推破助澜的作用。在北京奥运会临近之际,杂志社应广大读者的需求,新设了“百年奥运”栏目,用大量文字和图片介绍奥运相关知识和北京奥运会举办的情况。该栏目自开设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二
为进一步促进《体育时空》的发展步伐,打造体育类杂志的知名品牌,体育时空杂志社的领导班子在征得各方意见后,果断做出决定,对《体育时空》进行大刀阔斧地改版,按照刊物为读者办,为市场办的宗旨,高标准进行选题策划,选择读者所关注的内容,并将《体育时空》重新定位,将这本体育综合性的杂志改为以报道和反映篮球运动为主,将篮球运动的对抗、激情、团队等元素这一大众体育文化的特质凸显出来。杂志每一期都会发表一篇由篮球专业人士撰写的数据分析文章,还将篮球文化与“时尚”结合,并把这些“时尚”的内容穿插于其他的内容,使“篮球”与“时尚”通过杂志得以有机融合。在确立《体育时空》定位的战略思路后,为了保证杂志的质量,杂志社采取了“走出去”的方针,积极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商讨《体育时空》的办刊理念和定位。《体育时空》在实践中深深感到分销渠道建立的重要性,认为杂志发达、完善的分销渠道是杂志开拓市场的重要方式,是杂志增值的主要手段,也是杂志走品牌专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途径。在结合以零售为主的特点,采取赠送海报、光盘、广告小册等做法,吸引读者。而赠送海报是让读者对球星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随着读者对球星的深入了解和篮球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了《体育时空》杂志的社会知名度。体育时空杂志社还建立了读者俱乐部,实行会员制,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增强与读者的交流和扩大杂志的社会影响力。另外《体育时空》与网易“火热篮球论坛”合作,鼓励网络写手与传统平面媒体合作,进一步增强《体育时空》的知名度;为拉进网友与编辑的距离,在网易“火热篮球论坛”版面中,建立自己的《体育时空》论坛,并开设“张卫平篮球课堂”栏目,加强对青少年的篮球知识和篮球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此外,为强化《
体育时空》杂志中所表现的蓝球文化所具备的“时尚”特质,在广告选择上,《体育时空》根据产品诉求对象与杂志目标读者群的关联度和延展度而定位,使广告始终以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时尚风格存在,自始至终地坚持自己的原则。为了使《体育时空》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杂志社领导多次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基层了解新疆各族群众的体育需求,采写了大量文章介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发展情况。杂志社连续四年参加全国书市,向全国各地读者推介《体育时空》,开拓了市场,进一步提升了杂志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不懈努力,《体育时空》办刊质量逐年提高,无论文章质量、文章选题、栏目设置,还是版式设计都有很大进步,得到读者的认可。杂志社严谨的办刊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办刊理念受到不少领导的好评。国家体育总局及自治区相关领导看了《体育时空》后,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对杂志寄予厚望。《体育时空》之所以能够得以良性发展,逐步发展成为目前中国蓝球杂志的一大品牌,并形成了当今《体育时空》自己的传媒格局,最重要的是它始终坚持走高品质道路,在前进中不断摸索创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
|
|
|
|
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
- 投稿邮箱:83041061@qq.com 服务热线:027-62220402 手机: 18907137973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江花苑13楼 电子地图
- Copyright (C) 2007-2009 http://www.iss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6318号
技术支持:腾浪科技
法律顾问:廖泉冰律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