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逃生与自救 |
作者 :地震的逃生与自救 | | 更新时间:2012-10-31 |
|
|
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情境导入】
1、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在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上万家庭解体,4204人成为孤儿;97%的地面建筑、55%的生产设备毁坏;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全部中断;23秒内,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亿元;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被夷为平地。
2、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影响范围有:陕西、甘肃、宁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西藏、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福建、台湾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3、日本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截至当地时间4月12日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踪。地震损失金额估计在1220亿至23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00亿元到1.5万亿元)之间。
【重难点】
重点:增强学生的地震逃生自救意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地震逃生自救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公众避灾自救能力。
难点: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灾害后的意外急救。
【过程互动】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一、室内紧急避险策略
地震一旦发生,一定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
1.住在平房或低楼层的居民,如果室外较为空旷,可抓紧时间冲出去。若无法及时逃出,或所住楼层较高。可按以下方法进行避震:①充分利用室内“三角空间”(建筑物内三面夹角空间比较安全)。②室内的床沿下,坚固的家具附近、内墙的墙根、墙角,开间小且有水管及暖气管的,卫生间、储藏室等在房屋倒塌后,往往形成三角形的空间,是较为安全的逼真地点。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地板上则是室内最不利的避震场所。
2.恰当的姿势:室内避震也要讲究恰当的姿势,通常有下蹲式和俯倒式。采用下蹲式时,应尽量使自己的身体缩小一些,可进入坚固的床下或桌下,注意用胳膊护住头和眼睛,防止被利器和粉尘所伤,一手窝牢支撑物,防止在晃动中脱离保护,也可以用枕头、水盆之类的东西护住头部。采用俯倒式时,位置应贴近炕沿或床沿,双臂交叉与胸前,两肘接触地面,防止心脏受伤,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防止被尘埃窒息。无论何种姿势,目的都是要保护头部,降低高度,使坠落物被隔档,保证自身安全。
3.住在楼房中的人,遭遇地震时,决不能一时冲动跳楼逃避(这一点极为重要)或拥向走道、楼梯夺路奔逃,这类盲目避震的做法,会造成无谓的伤害。同时也千万不要乘坐电梯。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震建筑有很强的刚性,也有相当的韧性,一次地震导致彻底倒塌的是极少数,建筑物完全倒塌主要是主震后的强余震造成的。室内避震要主要离开墙体的薄弱位置。它们是楼道、楼梯口、阳台、外墙、窗户附近等,因为这些地方不是作为建筑的主要承重部位,整体性较差,地震时容易开裂倒塌,造成伤害。
4.地震发生时要立即关闭电源,照明要用手电筒,不能用油灯、火柴、蜡烛、打火机等,特别是发现有液化气或天然气、煤气泄漏时,更不能点火或抽烟。同时,要用浸湿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以免发生中毒。
5.地震发生时如恰巧在电梯间内,应该立即在最近楼层停下来,并马上离开。近楼层停下之前,应迅速蹲下并靠电梯内壁,以免被装伤。
二、户外应急避震策略
1.地震时,若在空旷的地方,如公园里,应立即躺在空地上,不要四处奔跑,以免地震时失去平衡二造成伤害。或者尽可能远离楼房、围墙、狭窄街巷、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危险物,迅速跑向比较宽阔的空地,以免被震倒、震落的危险物砸伤。
2.在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地区,应注意保护头部,可以利用手中提包、书刊杂志、衣物或者双手护住头部,以防止被飞落下的物体砸伤头部。同时,应迅速躲进钢筋结构比较好的防震大楼内,暂时躲避在粗大的柱子旁、结实的家具底下,同时保护好头部以免被室内落下物砸伤。
3.在山区野外,应尽量跑到所在地的最高点,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遇到山崩、滑坡,要向与滚石前进线路垂直的方向跑,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保护好头部。
4.在林区,应该立即钻进较密集的树林中,不要停留在树林边或树林内的小空地上,避免被震倒的数目砸伤。数目越密集的地方反而越安全,及时有数米倾倒也会因相互交错二不致倒下伤人。
5.在江河湖海旁边,应该立即往后撤退,以免地震时被震入水中。同时,这些地方在地震中也容易发生较大的滑坡或塌陷。在海边和湖边的人员更要注意提放海啸和湖震的伤害。在低洼地区的人员要防范洪水灾害的发生。
6.在桥上的人应该立即离开桥身,停留在桥上或躲避于桥下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大桥可能随时被震塌,而落河中。
7.在易燃、易爆、有毒等化学危险品附近,应该立即判断发生地震时的风向,迅速向上风处转移。如发生有害气体泄露时,避难的同时,可将手帕、毛巾等用水浸湿,捂住嘴和鼻子以减少毒气伤害。尽量远离加油站、煤气储气罐以及化工厂。
8.如果地震时正在驾车行驶,应小心将车停在安全位置,避开高楼及可能发生坠落的场所。
三、学校人员避震策略
学校平时就应该加强学生地震应急知识的教育,并制定好学生转移、车里路线和场地预案。发生地震时,学校领导和老师要沉着冷静地指挥学生科学避震,绝不可让学生们慌乱拥挤外逃,甚至跳楼。
1.地震时正在上课的学生,如是在平房教室里,而周围没有什么危险建筑或其他危险物,门口的学生可迅速冲出教室,到室外避险,其他的学生可躲在桌椅下,如是楼房教室,门口的学生可迅速转移到面积小或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避险;坐在教室中间或来不及到安全处得师生应该立即躲在课桌下、讲桌旁,并不书或书包放在头上,以保护眼睛和头部。
2.正在上实验课的学生,首先应该立即关闭水、电、气,灭掉电源,迅速处理掉有害物。然后再躲到实验桌下或墙边,但要避开窗户,玻璃橱柜、物品陈列柜等部位。
3.在户外活动的学生,应该立即离开围墙、烟囱、楼房等危险地区,迅速跑到操场中央,双手抱头屈身蹲下或坐下,等待地震平息。
待地震过去后,由老师带领学生有组织的疏散和撤离。要走在开阔场所,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地震时如果在外面,千万不要再回到教室去拿东西。
四、街上行走避震策略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五、地震时行驶车辆的应急策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六、在商店遇震时的应急策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七、震后自救策略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八、地震灾害的意外急救策略
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总结有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
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 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