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摘 要:自2010年6月中国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截至2011年4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累计升值5.1%,相当于年升值约6%。然而人民币对美元的缓慢升值已经越来越难以解决国内面临的通胀等经济问题,在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压力也在加大。人民币是否还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在人民币的升值的大背景下,是否会使我国以对外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进而影响就业?立足于宏观经济视角,论述人民币汇率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影响。
本文来自职称论文发表网的竭力网络搜索和整理得来的。
关键词:本币升值;汇率改革;对外贸易;通货膨胀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在文章《推进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出,2005年7月汇改以来至2010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5%,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14%。下一阶段,将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966,人民币汇率首次突破6.30关口,再创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新高。但是,人民币对美元的缓慢升值已经越来越难以解决国内面临的通胀等经济问题,在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压力也在加大。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我国经济将会产生何种影响?
1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利大于弊
1.1 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2011年宏观经济数据,2011年全年CPI涨5.4%。物价的飞涨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究其原因:一方面,为了应对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通过各种财政和货币手段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货币,过量的货币投放造成一定程度的货币超发,现在后续效应已开始显现。另一方面,中国每年数千亿计美元的贸易顺差,按照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大量的贸易盈余转换成了相应汇率下的人民币由央行被动地投放到市场,造成了流动性的进一步泛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4月1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 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如果人民币不加大升值幅度,那么就只能被动地按照现行汇率向市场投放更多的货币,通货膨胀也就将进一步恶化。反而言之,如果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将有效地缓解我国国内目前日趋增强的通货膨胀压力。
近年来,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回暖,目前原油、有色、铁矿石等资源商品输入性价格上涨,通胀压力上升。今年中国经济乃至亚洲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欧美经济也开始复苏,世界经济进入上升通道,需求将明显增强,资源性商品价格还可能进一步上涨,如果要抑制这种输入性通胀,人民币升值是一种很好的措施。由此可见,人民币保持较低的估值是以国内通货膨胀为代价而得来的。
1.2 有利于我国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些年来人民币一面在国际市场上保持持续的升值相对于美元变得更加值钱了,而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大家又感觉到人民币的购买力在下降?众所周知,美国自2010年4月开始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QE2),这种可视为“无中生有”创造出制定金额的货币的政策,也能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地增印钞票。这其实就造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主要原因。量化宽松政策让美元以快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进行贬值,对于中国而言美元是净流入的,那么就使得美国将快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贬值的美元发行到了中国人手中。从而造成了“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
1.3 人民币低估不利于国民财富的积累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的“制造工厂”,我国用超低的国民福利,依靠低廉的劳动成本为世界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在人民币估值偏低的情况下,这其实是以牺牲中国国民福利的方式对进口中国制造产品的各国人民进行补贴,使本来由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向进口国转移。近年来,美国的CPI走势平稳,中国却出现了CPI疯狂的上涨。其中就包含有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为美国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奇迹作出的贡献。
但是,中国这种依靠压低资本价值、压低资源价格、压低劳动力价格的经济增长模式显然是在未来难以为继的。2010年以来特别是在今年我们从越来越多的迹象开始感受到中国正进入“刘易斯拐点”——中国的劳动力、资本、资源已无法持续支持这种粗放的经济扩张,要素成本陡升,以成本上升拉动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资产的高通胀和商品的低通胀,使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迅速向资产拥有者转移。中国高通胀和美国低通胀,强化了美元实际购买力,使中国财富迅速向美国转移。
2 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2.1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本币升值将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这也正是国内绝大多数持人民币升值将抑制出口和就业的观点的理论依据。其中早已存在且流传甚广的一种说法是如果人民币汇率上涨3%-5%,我国大多数以对外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将丧失利润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对外出口所造成的阻碍究竟多大呢?
数据表明,虽然自汇改以来人民币从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到近日1美元兑6.2966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累计超过25%,但是我国的对外进出口额及增长率并未像多数人想象中那样大幅下降。相反,相关的进出口指标除2009年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明显下滑,除此之外在汇改前后均保持了大致相似的增长幅度。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此前也曾表示,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没有实际的影响,从调控通胀与抑制房价泡沫的角度出发,人民币应该一次性升值5%-10%。陈志武认为,人们普遍担忧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带来的打击,但其实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在人民币升值20%多的时期,中国的出口仍然保持以20%-30%的速度增长,所以这种担忧实际并没有发生。
2.2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一方面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逼迫经济向低碳和节约型经济转型,要求技术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另一方面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意味着要素优势正在丧失,靠挤压劳动力得到的竞争优势需要改变。事实上,出口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需要相应的产业政策参与,另一方面汇率环境也是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促进因素。出口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需要引入必要的竞争机制,一部分低技术、低产品附加值、低创新的生产企业若只能仅仅依靠于低人民币汇率的政策才能从事生产,无疑将在未来产业结构优化的大趋势下必将难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并不会阻碍中国的出口,根据前文所列数据已经很好地证明了人民币升值不会大幅减少贸易顺差,只会优化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对于中国产业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受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更大的冲击,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扩大比例。
3 结语
随着贸易顺差的高居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央行增发人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民币升值也使得央行缓解通过增发人民币来“购买”外贸盈余和外汇储备的压力,减少出口创汇,同时减少货币投放,对通货膨胀有抵消作用。外汇大量通过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生净流入,中国的强制结汇制度让这些流入的外汇立马转变成了国内市场上通行的人民币,货币总量显然要大幅提高,这也是所谓的流动性过剩的根源之一。目前央行的动作无论是加强外汇管制,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提准备金或者加息,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只可惜政府的能量也是有限的,更是有成本的。如果汇率长期失衡,过量的货币供给不是央行所能够很好控制的,在给定汇率政策的前提下,单纯地依靠本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显得事倍功半而难以持续。
人民币汇率变动最直接影响到的是进口品价格,人民币升值,将直接降低进口品的国内价格,进口消费品和制成品价格的下降直接带动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下降。人民币升值降低通货膨胀还有一些间接传导路线,比如降低生产成品。在我国的进口品中,能源、原材料、燃料、有色金属等初级产品占很大比重,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带动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价格的下跌,从而推动本国加工企业、或者大量依靠进口进行生产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并进一步带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下跌。
人民币实现较大幅度的升值并不会抑制出口和影响就业。恰恰相反,升值可以抑制国内通胀,优化我国的外贸结构,缓解国际舆论压力。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4版):宏观经济学分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陈平,李凯.人民币汇率与宏观基本面:来自汇改后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0(9)
4 贺璞.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J].财会研究,2010(21)
5 闫屹,王佳玺.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有限[J].中国金融,2010(21)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