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摘 要:针对进口铁矿石压港现象十分严重这一情况,从武汉工业港矿石码头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对现有工艺流程改造,在堆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码头的接卸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武汉工业港码头竞争力。 关键词:装卸能力;敏捷性;资源配置;作业效率 本文来自职称论文发表网的竭力网络搜索和整理得来的。
1 概况
伴随着快速上升的集装箱运输市场,我国现有的不少集装箱码头出现了能力缺失。并且,由于近年来现代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货物运输能够实现“门到门”的服务,而“门到门”运输方式的实现需要无缝连接的运输链作为支撑。集装箱码头作为运输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要有足够的容量,而且要有科学的作业资源配置方法和原则来快速响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钢铁需求量不断增高,引发了对进口铁矿石需求量的猛增,但是国内各大港口铁矿石的装卸效率却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铁矿石物流的需求,导致铁矿石的压港量惊人。武汉工业港矿石中转码头作为我国华中地区主要的大型矿石原料中转基地,其接卸量的增幅还是远远低于武汉地区进口铁矿石的增幅。笔者提出了在堆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现有装卸工艺流程的优化,提高码头装卸设备和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有效缓解矿石压港的发生频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武汉工业港矿石码头的装卸作业能力。
2 背景介绍
武汉工业港是5座斜坡式矿石码头,总设计能力为520万t,其中有4座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双浮吊抓斗卸船机,3座年设计能力为80万t/座;三码头年设计能力100万t,1座20世纪80年代投产的悬链斗卸船机,年设计能力为180万t/座;2003年实际总卸船量达到822万t,已超过设计能力60%,矿石压港现象十分严重,许多铁矿石船舶不得不排队等候进港靠泊(见图1)。
武钢地处长江之滨,水路运输价格低、运输量大,因而水路运输矿石是武钢供料主要方式。然而矿石码头装卸能力的效率不高加上码头本身部分设备的老化和设计装卸的能力的限制,码头矿石卸载能力不足已成了武钢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通过长期对码头装卸作业现场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矿石压港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工业港斜坡浮式码头是为了适应长江18m水位落差而设计的一次性投资较少的专用矿石码头,码头作业船舶得随水涨水落通过绞船进行调整,枯水期岸坡由于泥沙淤积而需停产挖泥清淤,洪水期并受长江封航的影响。
(2)受货场限制。码头货场条块分割,货物品种多,空货场与来料品种不相同时,就会造成等待料场而压船排队现象。
(3)武钢的进口矿石主要通过海轮运输到北仑港,然后通过几次倒港换装后才能运到工业港码头,因而形成品种单一,集中到达,生产难以均衡组织。
(4)码头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是装卸设备配合度不够,清船底料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导致装卸作业环节脱节,机械作业化程度低。
3 优化码头资源配置
3.1 码头资源配置现状
待卸矿船到工业港码头之前,要经过若干环节,这些环节中存在着种种影响物流的因素,本文就当前矿石运输接卸过程中最薄弱的几个环节进行分析。
(1)生产组织不到位。由于分配机制存在严重问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
(2)码头货场条块分割,货场品种多,矿石不能均衡到达,经常出现单集中到达,空货场与来料品种不相同时,就会造成等待料场而压船排队现象(见图2)。
(3)码头卸货受港作拖轮制约。工业港矿石码头船舶是由拖轮来完成,拖轮将到港的矿船从锚地拖至工业港码头的靠档作业。由于拖船的距离比较远,比较顺利拖船停靠时间平均一趟3h才能完成(见图3)。
从以上结果分析得出,码头一天作业时间只有12h,另一半时间主要花费在等靠船的时间上去,因而港作拖轮是影响码头卸载的最大的阻力。
(4)受清船底尾料的影响。船中矿石在开始正常接卸过程中,浮吊抓斗可抓满料。但到船底时,一斗只能抓几百千克,而且整个船底矿石都要清运,因而卸船过程中主要时间花费在清船底的尾料上去。图4是一条船在正常作业过程中时间和产量关系。
3.2 基于敏捷性的码头资源配置
为了提高码头装卸作业能力,减少装卸作业时间,降低码头营运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码头装卸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码头装卸资源的配置,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码头建设设计期内,装卸资源数量的确定;二是码头营运期内,完成同样数量的作业物流任务,装卸资源的合理配置。
(1)作业前准确掌握信息,提前调整好货场。由于武钢的地理位置限制,矿石的不均衡到达将长期存在,仍然存在单品种集中到达,因而要提前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让码头每天能均衡接卸,比如,从码头全年无口种统计看,六、七码头待令天数比较多,如果及时调整货场,将经常集中到港粉矿在六、七码头接卸,就按目前下达6 000t/座/日任务,那么按去年计算就可多卸70万t。
(2)作业中充分利用装卸设备的能力。要充分发挥码头的接卸能力,实践证明,一座码头卸载,必须有一艘完好的拖轮靠摆船,才能保证。如果五座码头同时生产,在正常的生产组织的前提下,将摆靠船时间缩短到0.5h,是完全可能的。那么一天24h作业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24h每座码头仅能卸3条船,而按摆挡靠船时间每船0.5h,计量检尺每条船20min,另交接班清扫每天2h计算,24h就可以卸5条船。那么,5座码头1d就可以多卸8条船,按每条船1 500t计算,全年扣除检修时间和气候影响300d计算,全年多卸船量为:1 500 t/条×7.75条/d×300d=348.8万t,装卸效率大大提高。
(3)将人工清底改为高效的清仓设备。从图4上可以看出卸一条船时间约4h,主要在于清底料时间过长,几乎占去了卸载一半的时间,职工操作时间也主要浪费在清底料上。如果将人工清底改为高效的清仓设备,如:铲车+人工相结合方式。从以往链斗卸船机就采用的铲车+人工相结合清仓,从链斗卸船机将大面积卸空后,开始用铲车+人工清料,开始至全部卸完仅1h。按这样计算,每条船只用3h就可以卸空;一天24h作业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条船清仓时间可以缩短一半;每座码头一天可卸5.7条,那么又可多卸1.15条船。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全年按300d算,5座码头可多卸载:5×1.15条/d×1 500t/条×300d=258.7万t矿石,码头卸载矿石的效率大大提高。
4 结语
装卸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提高港口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合理配置优化装卸资源,能提高设备利用率,使码头综合通过能力上升,缓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与码头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可以提高码头整体经济效益,这对于集装箱码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晓龙.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7)
2 陈先文.我国进口铁矿石资源战略谋划、合理布局的思考[J]冶金管理,2007(1)
3 苗明,姚夏莉.矿石码头装卸工艺系统设备配置仿真优化[J].物流技术,2007(6)
4 李巍.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仿真与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12)
5 曾庆成.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集成调度模型与方法[D].大连海事大学,2008(1)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