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摘 要:在我国黄鳝的养殖技术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我国的养殖户在面临着养殖技术的探索,增收压力以及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和保险发展滞后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养殖过程中探索出最优的投资比例促进增收,分析影响增收的因素,最终实现鳝鱼养殖户的收入稳定、提高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来自职称论文发表网的竭力网络搜索和整理得来的。
关键词:不同规模养;养殖技术;投资比例
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我国宜渔国土资源,关系到未来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渔民的增收、保证粮食安全、稳定和增加优质蛋白质粮食供给等重大问题。
1 数据来源
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人称全国黄鳝养殖第一镇。全镇业已形成全长48.6kg,涵盖八大养鳝板块的“百里养鳝长廊”,网箱养鳝面积发展到4万亩,80万口网箱。
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镇属于平原低丘地区,北温带,境内地势低洼,湖泊众多,沟渠纵横交错,水质条件好,网箱养殖规模为10万口,成为公安县网箱养鳝“第一镇”。
笔者以2011年10月在张沟镇、狮子口镇的两个村的鳝鱼养殖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力求通过相关理论、调查得到的基本情况和实证分析为依据剖析鳝鱼养殖的生产状况和成本收益情况,从而提出增加养殖户收益的建议。研究地点选择张沟镇、狮子口镇中的两个村养殖户,主要是那些村里绝大多数农户都在养殖黄鳝,并且养殖了长达10年之久,技术相对于别的地方更加的成熟。本次调查共做了213份有效问卷。
2 不同规模下的黄鳝养殖的投入和产出
2.1 养殖规模的比较
按照养殖户的养殖水面面积和网箱个数可以分为小、中、大三个规模,小规模是指水面面积10亩以内,200个网箱一下的规模。中等规模指介于水面积10~25亩之间,网箱个数是200~400个之间。水面面积25亩以上网箱个数是400个以上的规模称为大规模。
通过表1发现,小规模户占有样本的比例最大为47%,中等规模的养殖占有41%的比例,而大养殖户占有比例最少仅有12%。
2.2 不同规模下的投入分析
观察下表可以发现,每亩水面面积放网箱的个数大约15个左右。对养殖时投放的鱼种而言,每个网箱所投的鱼种重量为10~12.5kg。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发现,当每亩水面所放置的网箱个数超过或者低于15个时,每个网箱的收入会有所下降。当每亩所放的网箱个数从15个逐渐增多时,每个网箱的收入就会也会逐渐的减少,收入和网箱个数成一个反比例关系。对于每亩所放置的网箱个数并不是像很多农户认为,放越多收入就越多,网箱个数太过于密集反而不利于黄鳝的生长;而网箱个数太过于稀少也会造出水塘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上,也会影响收入。对于放置的幼子、喂食也是这个道理,按照每个网箱一年投入的饲料是2~2.5包、投入的白鲢是40~50kg就可以了。在生产过程中,投喂饲料要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同时要提高饲养人的技术水平,减少饲料浪费。采取科学的投喂方式,降低饲料系数,就等于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就相对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表2是在大、中、小三个规模养殖户中各抽取5个养殖户并且每个网箱收入在500以上。对成本投入分析:通过统计发现,89%的养殖户在在鱼种的投入超过了总投入的50%。饲料的投入占总投入的20%,白鲢鱼的投入占总投入的15%,红丝虫和蚯蚓占总投入的3%。
2.3 产出分析
通过对收集来的数据统计得出,每个网箱收入达到500元的养殖户,在大、中、小规模中占有的比例分别是20%、24%、38%。由此可见,养殖户大多数还是并不懂的黄鳝的养殖技巧,仍以经验为主,技术缺乏在扩大规模中更加的凸显。由于技术的缺乏使养殖户把收入的提高寄托在加大规模投入上,造成了规模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
对亏损的统计,小规模养殖户的亏损是0,中等规模的亏损是24%,而大规模的养殖户的亏损是32%。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技术等原因,亏损也是越来越严重。
2.4 小结
对影响养殖户收益的因素分析:
(1)95%的养殖户是40岁以上的农民,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生产依旧以经验为主,对鱼种的投放、喂食以及管理依旧存在很大的欠缺。
(2)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整个投产过程中,89%的养殖户在黄鳝幼苗的投入的资金占整个养殖费用的50%以上。一旦黄鳝幼苗没有选好,那么整年的养殖可能没有什么收益,甚至会亏本。在调查中就有不少养殖户反映,他们有时买的幼苗是那些不法商贩在冬天就把幼苗冰冻起来,到春天了再解冻,卖给农户,这样的幼苗在农户养殖时就很容易死。那些不法商贩为了降低成本,不惜损害农户的利益,这就需要政府部分加大都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农户的利益。
(3)资金不足。对中等规模、大规模的养殖户而言,资金不足将是影响收益的一个很大因素。在调查中就有不少农户反映这么个现象,有些贷款数额比较大的农户为了还银行的贷款就会在年前把黄鳝卖掉,如果卖价比较高,农户还可以赚一些,如果碰见卖价低的状况,就亏得一塌糊涂。要是没有还贷的压力,如果年前的价格低,农户就可以把黄鳝留在开春卖,那个时候由于春节大量的需求加上黄鳝比较少,价格通常会比年前好很多。
(4)政策不完善。国家政策尚未给水产业应有的关注,没有给与水产业与大农业中的粮、棉、油、畜、禽等同等的“公民”待遇。
(5)保险机制几乎没有。黄鳝的养殖面临着自然风险,而没有成熟的农业保险为之保航护驾,无疑限制了养殖户的增产、增收。发展和推广农业保险,减轻养殖户在灾害中的损失。
3 建议和对策
(1)加强学习,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尽管黄鳝养殖的技术在这两个镇上推广了10多年,基本的技术已经被养殖户所掌握,但是发展的不平衡依旧存在。这就要求养殖户必须加强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可以看一些有关水产养殖的书籍、杂志或报纸,也可以从网上查找一些资料,电视上也经常播放一些有关水产养殖的节目,可以从中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值得注意的是,有关书籍和杂志的种类很多,在选择时要选择面向生产的科普型资料,这样的资料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养殖户大有益处。
(2)加大培养优良鳝鱼苗种的力度。优质的鳝鱼苗种是影响养鳝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培养优良品种的黄鳝幼苗显得尤为迫切。同时,必须加强新闻宣传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使一些不良现象和违法案例及时曝光。
(3)政府加大政策支持。成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进一步增强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
(4)培养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实行生产、加工、销售各有侧重、合理分工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从而提高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的能力,减少经营环节和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农户的综合效益,为农户增收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
(5)发展加工产品。应该发展黄鳝精、深加工,并且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充分发展黄鳝加工业的关联效应,积极采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初加工转向精加工以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葛相安,刘世禄.我国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J].中国渔业经济,2009(4)
2 张平.公主岭市平洋水库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的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1(19)
3 孟凡和.浅论淡水养殖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成本收益[J].才智,2011(23)
4 郝彦周.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渔业致富指南,2009(15)
5 沈豹,顾爱军.江苏河蟹产业化发展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4(6)
*基金项目: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规划项目"黄鳝鱼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鳝鱼产业任务研究"(项目编号:201003076)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