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摘 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大学生创业难题破解的对策思考。 本文来自职称论文发表网的竭力网络搜索和整理得来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创业是商业行为者在一定的创业环境中识别并利用机会,筹集资源、创建新组织,或开展新业务,或创造新价值的活动。在西方发达的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较为普通,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的一项统计,该校毕业生创办了4 000家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佣了110万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创造了23 220亿美元的销售额。自主创业为美国经济增添了活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强劲发展。由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较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创业机会。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自主创业可实现持续就业,实现自我价值,不仅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并不是很高,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是20%~30%,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比例是2%~3%,而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大学生创业实践总体上不理想的现实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因此,大学生创业中出现的诸多难题,能否解决,将直接影响创业的成败。
1 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
1.1 创业意识不高
创业意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因素,它的形成,不是一时的冲动或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源于人们的一种强烈内在需要。根据2009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调查结果数据显示,虽然75.22%的高校毕业生渴望自主创业,但是最终真正创业者仅占1.94%。一些家长和学生希望大学毕业后能进大机关、大城市、大企业,希望到发达地区、高收入的行业就业,对于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学生和家长普遍准备不足。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创业怀有恐惧心理,毕业后选择就业,或者是考研和出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
1.2 创业能力不足
创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需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而我国大学生整体创业能力低下。在当代大学生(广州地区为主)对创业及创业素质问卷调查中,在对创业能力自我评析方面,有近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创业能力完全没有或远远不够,而即使有些大学生想尽快进入社会,但他们对自己目前能力修养表示怀疑,希望能在工作中再完善自己。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只有20%,而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也不过才4%。
1.3 创业教育缺位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毕业生增多,就业形势严峻。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转型阶段,高等教育与就业存在脱节现象,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使许多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许多高校没有把毕业生问题当做真正的问题来抓,没有把创业教育思维贯彻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去,高校的创业教育没有相应跟上,忽视对大学生创业所需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创业教育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远未建立。
1.4 创业资金短缺
对于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资金来源除向家人、亲戚、朋友借款外,大部分是通过民间借款或银行贷款等来解决。如果家境困难,没有可供抵押的资产,就无法取得银行贷款资金。学生选定的创业项目受自己的阅历和自己看待市场的眼界所限,基本上不能获得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其他融资困难重重,难以实现。另外针对大学生的低息贷款也不完善,借款创业的风险大、压力大、顾虑多、资金缺,容易错失发展良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或项目也难以转化现实的生产力。根据一项调查发现,八成有创业冲动的大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最大困难”。
1.5 创业市场不熟悉
大学生总是能想出一些新奇创意,但这些创意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却不够明确,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大学生创业者没有对其产品或项目做市场调查的意识,而只是进行理想化的推断,或根据自身喜好及兴趣进行投资或创业。不了解市场行情,不知道在哪些领域选择创业项目,心中无数,方向不明,盲目投资,对市场把握不足,导致创业存在巨大风险。
1.6 创业经验缺乏
缺乏实际创业经验是目前大学生创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的年龄、阅历、心理等与有社会经验的人相比处于劣势。在单纯的校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但“眼高手低”,在创业中面对社会与市场时往往缺乏经验与相关知识,比有社会经验的人更容易迷失和迷茫。
1.7 企业管理能力不足
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懂技术,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合作伙伴往往是亲朋挚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管理不规范,对合作伙伴的完全信任及交情,而忽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规范性,依然粗放管理,职责不清,赏罚不明,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最终会导致企业管理混乱,使企业的存活越来越艰难。
1.8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不到位
国务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高度重视,并提出很多建议。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政府还没积极落实,如没有落实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没有建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没有落实免除行政性收费政策,税收政策没有体现优惠待遇等等。此外,没有采取措施完善创业市场体系,建立市场融资机制等等,大学生创业环境并不理想。
1.9 缺乏良好创业心态
创业心态决定创业成败。许多大学生创业热情很高,但缺乏吃苦和坚持不懈的心理准备。在创业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心灰意冷,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承担风险,停滞不前,甚至放弃。有的大学生却好高骛远,创业设想大而不当,对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
1.10 法律意识淡薄
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前很少认真学习或了解与创业有关的法律内容,或者虽有了解,在实践中的众多环节上忽视法律,在风险和利益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以赌博意识、投机心理和冒险行为替代理性的法理思维,甚至违法经营,以致造成一些违法犯罪的惨痛教训。经营决策比较随意、轻率,当在签订合同、洽谈业务或商务谈判中,往往会陷入对方设计的合同陷阱,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合同履行过程中陷入被动局面,甚至被骗走钱财。大学生在创业中,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素质不高,法律风险的识别和规避能力低下,维权意识差等问题。
2 大学生创业难题破解的对策思考
2.1 树立自主创业意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660万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要自主创业,应具备创业意识,没有创业意识,再好的知识条件、能力条件也不能在创业实践中发挥作用。教师应引导教育大学生有较强的创业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大学生自觉地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意识,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走创业之路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献身国家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奉献力量的必然选择。
2.2 提高创业能力
创业是件复杂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与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对人的能力要求很高。从事创业的人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能当机立断,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既要能言善辩,又要能谈判公关,既要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难。因此,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很强,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经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谈……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