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福建省平和县实验幼儿园 福建 平和 363700)
摘 要:幼儿园对孩子的礼仪培养固然重要,并且卓有成效,但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素养,需要家园合作,共同努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家园合作共促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礼仪;行为;养成。
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的主体有很多,不仅是幼儿园的老师,家长也是重要主体。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老先生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协作,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形成紧密的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1、“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和家长应注意自身礼仪,树立良好的榜样
(1)老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言传身教”也正是对我们老师的写照。因此,当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如:在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注意衣着整洁;与幼儿对话时要蹲下身,将高高在上的自己,置于孩子的视线中;和孩子交谈时使用规范的礼貌用语;与幼儿递接物品要用双手;每当自己出现错误时及时诚恳地进行道歉;每天来幼儿园或离园主动向同事、家长、小朋友问好、问早、说再见等;接待家长和客人来访时礼貌热情,说话态度谦逊,处处为幼儿做出行为学习的榜样。只有树立了文明榜样,孩子才能形成礼仪意识,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得其所。
(2)家庭是礼仪教育的第一课堂,行为规范是家庭教育必修的主课。父母是孩子的最佳模仿对象,在家里,家长应带头孝敬长辈、爱护晚辈,一声问候、一份关心,都是孩子无言的榜样,孩子就会模仿着去关心爷爷奶奶、照顾爸爸妈妈,同时也会对其他长辈多一份关爱。在社交礼仪方面,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榜样。事实证明,成人的言行,尤其是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幼儿成长。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一定要有礼得体,孩子会耳濡目染家长良好健康的行为方式,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保持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2、开展“家长礼仪行为标兵”评比活动,促进家长参入
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长的礼仪行为在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开展“家长礼仪行为标兵”的评比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们发倡仪书,让家长了解开展“家长礼仪行为标兵”活动的意义,明确“家长礼仪行为标兵评选条件”的具体内容,使家长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次,每月的26—28日将“家长行为礼仪标兵”的名单在班级家园联系栏中进行公布,接受本班成员的监督。最后,凡被评上“三星级”以上的“家长礼仪行为标兵”将在园内进行通报表彰,由园长室授予荣誉证书。
3、通过家长会、家园小报、家园联系窗,宣传幼儿儿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老师、家长统一要求、统一教育,幼儿礼仪行为增多了,容易形成动力定势,并固定下来形成习惯。每周礼仪儿歌使家长对自己为什么要配合,怎么配合更清晰。同时也增强了家长的礼仪交往意识。由于我们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人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礼仪行为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注意培养幼儿内在情感和外显行为的一致性,这样礼仪行为才能持久。如:设置画外音“给家长的话”,一方面向家长说明老师提出此儿歌的教育意图和对幼儿成长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也使家长领会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使家园沟通更能产生实效。此外,礼仪教育还提高了家庭文明程度,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共育。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提醒、互相监督,提高了家庭文明程度。
4、幼儿园要主动采取措施鼓励家长主动配合。
(1)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栏、qq群、班级网站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班级中所进行的礼仪活动以及自己孩子的文明行为情况。
(2)开展家长礼仪讲座,有针对性地了解文明礼仪的内容等方面。
(3)开展家教沙龙,大家共同讨论、介绍好的教育引导方法。
(4)开展亲子活动,如上超市购物、亲子春游等,让幼儿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影响家长,辐射社会,从而营造文明礼仪大环境。
(5)召开家长会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礼仪教育观。
5、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的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园刊、家园小报等方式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向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老师、家长要做到对孩子统一要求、统一教育,提升幼儿礼仪行为能力的场景增多了,形成动力定势,并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家庭和幼儿园同步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人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带动幼儿礼仪情感的加深和礼仪技巧的提高。帮助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利于幼儿与同伴、成人的交往和合作。此外,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使家庭文明气氛更好,变家长被动配合幼儿园教育为家园共育。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不但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更可以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化进程。
6、积极利用亲子活动方式的长期性作用,强化礼仪
为了将礼仪教育深入到了每一个孩子和家长的心中,与家长、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开展亲子礼仪才艺展示活动,如礼仪童谣大家唱,礼仪故事大王比赛,礼仪宝宝画世界,帮助幼儿了解礼仪知识、学习礼仪言行、增长礼仪经验,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和家长一起与礼仪亲密接触,是帮助它们建立礼仪习惯的有效手段。幼儿礼仪不只是幼儿园的责任,还要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一次幼儿礼仪亲子活动中,参赛的幼儿和家长们通过歌表演《一分钱》、《你好》,快板《都夸白兔有礼貌》,小品《爱的表达》,情境表演《过生日》,舞蹈《泼水歌》等来诠释了自己对礼仪的理解和追求,展示了亲子家庭的和谐和风采。
在促进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方面,其实道路并没有那么艰难,只要家长和幼儿园通力合作、家园联手,在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育儿观的指导下,在思想上相互沟通和借鉴,在实际行动中力向一处,就一定能促进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缪惠.谈小班幼儿的礼仪教育实践[J].成功(教育).2009-10-15。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