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 发表论文 合作流程 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我要注册
职称论文发表网   首页   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理工科论文 |管理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文史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艺术论文 |社会学论文 |政治论文 |试题 |应用文 |论文投稿 |职称评定 |教案 |论文关键词 |电子商务 |体育论文 |学术机构 |发表论文 |教育资讯 |医学资讯 |物联网论文 |中国论文网 | 职称论文
职称论文 本站论文搜索
职称论文 设为首页 职称论文发表网 收藏本站 职称论文发表 联系我们
职称论文  首页-->文史论文-->历史论文-->文章正文
从三次科技革命看高校改革的历史使命*

作者 :陈桂娟1 陈 宁2 王大方1更新时间:2012-11-13

职称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住在汉口网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职称论文网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摘 要 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继承、生产、传递、扩散和创新的载体,在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大。高校改革向何处去,如何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层次人才等问题都关系到中国能否持久繁荣发展。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产生、发展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实现中国高校改革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稳定开放 创新精神 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21世纪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知识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成为知识经济中智力资源的核心,而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继承、生产、传递、扩散和创新的载体,是一种典型的知识经济组织,它与信息业、科技业一起构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知识产业”,并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和推动知识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高校改革向何处去,如何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层次人才等问题都关系到中国能否持久繁荣发展。本文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产生、发展的分析,探讨如何实现中国高校改革的历史使命。
2 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何以可能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断涌现,而当这一进程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则会产生科学技术上质的飞跃,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经济和生活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人类社会的这一历史现象称为科技革命。综观人类历史上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生、发展,不难发现有以下几点共性。
第一,平等、民主、开放的社会环境是科学技术革命发生的前提。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的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是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先导。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以诗歌为武器,“万能天才”达芬奇,开创实验科学的伽俐略以及近代科学先驱哥白尼等以自然科学为武器号召人们从精神枷锁和神权桎梏中解放出来。1543年,哥白尼与维萨留斯同年分别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和《人体结构》。这是通过科学观察与实验解剖的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天文学和人体解剖学,彻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地球中心论”和盖伦的“肝为血液循环中心说”。伽俐略于1590年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接着又用自制望远镜发现了木星、土星的卫星和金星亏盈、太阳黑子等天文现象。他写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成为后来牛顿提出三大定律的依据。培根和笛卡尔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启蒙和指导作用。这场以科学实验方法为指导的自然观战胜旧的自然观和方法论的革命,最后以宗教迷信的失败而告终。从此以后,科学实验运动光照世界,开拓了科学革命的新纪元。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在欧美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一方面由于欧洲大量移民带来先进思想和技术,并与欧洲保持着密切的信息往来;另一方面,美国新大陆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经过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民主力量进一步加强,人人享有平等权利而且极富于进取创新的精神。欧洲经过第一次科技革命,科技之光普照大地。在这样自由平等的环境里,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欧美是理所当然的。
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前两次科技革命创造的良好科学研究环境为基础的。同时,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和平条件下的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强有力的刺激因素和巨大杠杆;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各国政府有组织的大规模投入和有计划的开发,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科学要与社会、产业相结合。第一次科技革命中,哥白尼、伽俐略针对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依据长期的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建立了科学的天文学说。维萨留斯针对盖伦的“肝为血液循环中心说”发表了《人体结构》,解决了“人”问题,建立了科学的人体医学。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揭示了世界是动态的、联系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电力技术的迅速发展形成了19世纪蓬勃发展的供电业;化学的发展、炼铁技术的进步,使得钢铁时代来临。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创立之后,粒子理论、概率论、核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等新兴学科相继确立,伴随相关的产业也蓬勃发展。
第三,技术教育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形成生产力。技术工人是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者、创新者。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技术总是在制造生产的不平衡中不断改进的。工具机的革新,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导火线。纺织机的发明,成为工具机革新的火车头。1733年,在竞争与需要的压力下,兰开夏工人发明飞梭。1760年在全英国推广之后,纺线跟不上织布,为此,英国政府鼓励人们发明高效纺车。1764年,织布工哈格里沃斯发明了效率能提高8倍的珍妮纺车。1768年,阿克赖特发明水力纺纱机。纺纱上去了,织布又落后了,技术不断制造新的生产上的不平衡,直到蒸汽机带动织布机才解决了问题。1847年西门子和机械师哈尔斯克创建电报机制造厂;1849年敷设第一条从柏林到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长距离大陆电报线;发明气压输送系统,1866年又发明自激直流发电机;1879年在柏林贸易展览会上演世界上最早的电气铁道。继西门子的电机之后,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美苏争霸促进了原子能技术、核能技术、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能源等技术日新月异。
第四,科学技术革命是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聚集效应的体现。任何重大发明,都不是个人成就,而是整个时代的成果。瓦特发明蒸汽机就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17世纪的科学革命已经提出“用火提水的发动机”原理。而且,巴本、纽可门已制出蒸汽机原型。斯密顿为提高蒸汽机效率做了大量改进实验。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布莱克已发现解决汽缸冷却加热耗能问题的理论。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加上当时工作便利的条件,瓦特产生了利用潜热原理把冷凝器拿到汽缸外面来提高工效的想法,成功地发明了高效能蒸汽机。由于英国对技术的严格限制,1850年美国结束了完全照搬欧洲技术的历史,走上工业技术创新之路。创新始于惠特尼发明轧棉机,这个发明使清除棉籽效率提高了1 000倍,从而使美国超过印度,成为世界最大棉花出口国。美国利用出口棉花的外汇购置技术和工业品,产生良性循环。电力技术的发明使得美国走上技术创新之路,成为知识、技术“溢出”的源泉。
3 中国高校改革何处去
21世纪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知识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成为知识经济中智力资源的核心,而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高等学校作为重要的知识生产机构,它与信息业、科技业一起构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知识产业”,并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和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以创造一个民主、开放、稳定、平等竞争的学术环境为前提,努力创造有利于教师、学生施展抱负,发挥才智的环境和条件。对于一个以创造知识为目的的组织——大学来说,学术自由是其维持生命力的源泉。伟大的思想无不来源于自由的探索。笔者认为必须改革大学的现行体制,还教师、学生一个开放、宽松、稳定、平等竞争的环境。首先,要让大学教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从事教学和学术上的创新工作。其次,鼓励创造性思维,让教师自由地从事知识的创新工作,鼓励尝试新思维。大学教师的质疑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禁锢了大学教师的这种原创能力,那么,整个社会的进步就成为空谈。最后,建立一套平等竞争的机制。教授公平公开地竞争教学、科研与研究经费,学生竞争奖学金。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不断进步。
第二,以激发自由创新的科学能力为己任,加大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其目的、结构、过程、内容和方法都要受到两类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即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内部因素,即制度自身的活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以创新为标志的世纪。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继承、传递、扩散和创新的载体,作为知识的继承者、传递者、扩散者、未来知识的创新者——大学生,要承担建设社会这个重任。更进一步来说,大学生是高等院校的宣传者,其能力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在高校的教育质量,并影响其在社会上的地位。对于大学生来说,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形势,没有创新能力,立足社会将很困难。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力是高校改革义不容辞的义务。
第三,将科学技术与产业革命紧密结合,将教育与产业结合。技术是核心,科学是技术的基础,产业是技术的直接后果。本人不支持教育产业化之说,但始终认为教育必须与产业结合,才能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历史表明,西方国家由于借助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迅速登上全球霸主的宝座,所以高等学校不应该成为孤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必须与其他机构有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首先,不断加强与其他研究院、所、高等学校以及国际的联系与合作,了解国外科技的现状,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其次,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企业需要高校的科研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与技术转化之间的距离较远,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的科研成果很少,未发挥其对社会发展所应有的作用,造成了生产力的浪费。因此,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生产实践基地,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学术成果可以有效转化为使用技术并给双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解决高校经费问题。科学研究面向社会和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换,可以使高校顺利完成以知识服务于政府与产业的第一使命,推动整个社会产业经济结构的更新转化。
第四,把技术教育与技术革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技术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各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培养比例不适应社会需要。教育科类结构上不合理,一些与社会联系密切的应用性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有着较大的距离,如计算机、财经、政法、通讯、运输等专业供不应求,而诸如中文、历史、哲学等比重过大。而且,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扩招,使得大学生数量剧增,学校规模急剧扩大,教学质量下降,高分低能的学生不断增加。因此,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成为高校社会化的一条捷径。在形式结构上,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的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出来,技术教育落后,布局过于分散、办学形式单一。在地域结构上,技术教育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落后的地区如宁夏、青海、西藏等省区则发展缓慢。中国现在技术工人缺口有近百万。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迅速提高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的技术含量,没有大批的技术工人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大力发展技术教育,促进技术教育和技术改革的结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4 结语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20多年,高等教育事业尽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还是跟不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本文回顾了人类历史上进行过的三次重大科学技术革命产生、发展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总结出四个共性。根据这四个共同点,探讨了作为培养我国高等人才的主要单位——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只有从前述四点出发,继续推进和深化高校改革,才能使改革顺利进行,使高校在未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1 2
论文首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打印本文】【回到顶部
最新上传
 浅谈施工现场安全培训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
 浅析绿色酒店创建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核电工程总承包企业供应商...
 浅谈国有制造企业采购业务...
 金融企业营销
 企业非正式群体管理
 协同JAC计划的订单处理...
 组织结构扁平化下的人才集...
 基于DEMATEL方法员...
 收费信息综合分析系统应用...
 中国房地产行业综合景气指...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关系
 浅谈应急物流
职称论文
本站推荐
 浅谈施工现场安全培训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
 核电工程总承包企业供应商...
 浅谈国有制造企业采购业务...
 企业非正式群体管理
 协同JAC计划的订单处理...
 组织结构扁平化下的人才集...
 基于DEMATEL方法员...
 收费信息综合分析系统应用...
 中国房地产行业综合景气指...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关系
 浅谈应急物流
 浅谈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
 浅析工程招投标不正当竞争...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
职称论文发表
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网站介绍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导航 投诉建议 服务承诺 人才招聘 版权声明  
  •   投稿邮箱:83041061@qq.com    服务热线:027-62220402 手机: 18907137973
    点击及可直接咨询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江花苑13楼   电子地图
  • Copyright (C) 2007-2009 http://www.iss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6318号
    技术支持:腾浪科技    法律顾问:廖泉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