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 发表论文 合作流程 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我要注册
职称论文发表网   首页   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理工科论文 |管理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文史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艺术论文 |社会学论文 |政治论文 |试题 |应用文 |论文投稿 |职称评定 |教案 |论文关键词 |电子商务 |体育论文 |学术机构 |发表论文 |教育资讯 |医学资讯 |物联网论文 |中国论文网 | 职称论文
职称论文 本站论文搜索
职称论文 设为首页 职称论文发表网 收藏本站 职称论文发表 联系我们
职称论文  首页-->文史论文-->文化研究-->文章正文
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王 锋 颜 弘更新时间:2012-11-13

职称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住在汉口网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职称论文网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摘 要 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地方院校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分析了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地方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产学研合作是指包括知识资源在内的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及其人力资源的全面合作,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然而,我国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整体现状不甚理想,因此,探讨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起步晚,差距大
我国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以来,高校、企业与科研院通过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科技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国内知名度高、科研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和重点工科高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而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与知名高校相比差距很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地方院校整体实力不强,它们大都成立时间较晚,很多是由中专或专科院校合并或者升格而成,其科研水平较低,社会服务能力较差,在产学研方面先天不足,其次,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差距越拉越大。有些地方院校漠视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办学而办学,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有的则为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大规模和提高办学层次,忙于“批牌子”、“升格”,缺少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有的未能很好地引导教师将研究兴趣与地方经济相结合,导致企业对高校的科研成果不感兴趣,失去了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1.2 合作的外部环境相对较差
(1)资金问题始终困扰产学研合作。地方院校一般处于经济不发达的中等城市,再加上政策上的约束,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金不足,缺乏中试基地,企业缺乏科技与开发资金,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因此,拓宽产学研项目的资金来源是产学研合作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差,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无法适应产学研合作的需要。这些中介大多功能单一、机构不健全、提供信息不及时或者不够准确,而且中介方的地位和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
(3)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不健全。高校对生产部门的产品、工艺、设备以及对市场需求缺乏了解,科研针对性差、工程化的能力差,因而大多只能产出“试验型”或“技术型”的成果,与企业需要的“生产型”、“市场型”成果的要求存在着差异,从而造成技术供给与需求的脱节。
1.3 运行机制不健全
(1)体制上的弊端。有效地运行机制是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基础,由于我国的科研、生产体制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科技计划名目繁多,相互重复,科研人员流动难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科技与经济的脱节。
(2)利益机制不完备。产学研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市场交易行为,讲究信用是产学研各方形成良性互动的基础。由于产学研三方在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以及各自对利益分配的认识不同,而产生价值认识上不平衡。目前,产学研合作中,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技术价值确定的问题,很难以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双方的权益,如成果价值不易确定,实施成果转化难以操作,转让关系不够彻底,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监督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这些都严重地影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 合作形式单一,效果较差
一些地方院校没有形成有效地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没有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的专业队伍,产学研合作仍然处于单兵作战的模式,规模较小,未形成集团优势和强强联合优势。由于力量分散又缺乏经营管理能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效果差。高校主要是以技术转让的形式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即企业投资,高校出人力、试验设备,研究成果归企业应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效应不明显,创新资源应用效率不高。
2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确保产学研合作健康运行
2.1 制定和完善扶持及优惠政策,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环境
产学研合作是一种科技与地方经济合作的行为,因此,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推动,要建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开展共性技术的联合公关,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地方院校,要尽快制定完善相配套的运行、保障及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创造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高校技术人才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鼓励教师承担横向协作课题,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作为地方政府,要负起责任有所作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组织协调、投入保障、信息服务、评估监督等行政功能和作用,这些作用是产学研各方无法替代的。
2.2 搭建一个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
产学研合作系统中需要进行沟通信息的内容比较多,因此,沟通的方式也应该是全方位、多渠道的。既要加强产学研合作系统内部的信息沟通,也要重视外部的信息沟通;既要重视有具体组织形式的信息沟通,也要重视非正式组织形式的信息沟通。无论在哪一个环节的运行中出现界面障碍,都会导致产学研合作系统运行困难乃至结合的破裂。可利用网络优势,搭建一个科研院所、企业和地方院校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征集并向社会公布人才供求信息,及时做好地方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咨询服务等工作,达到互通互联、培育优势、培养人才的功能。
2.3 建立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风险投资机制
产学研合作中,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在获取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同时,也存在风险大、投入大的问题。通过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使地方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风险共担,从物质利益上将合作双方捆在一体,不仅能使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又能减少合作方的风险系数。
3 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3.1 科学规划,在产学研合作中准确定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地方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必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积极开拓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新局面。
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目标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产业需求为中心,以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熟练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其次,产学研的合作对象要定位于地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地方高校在合作中要定位于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需要,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广大中小企业与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与二次创业中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很强烈,地方高校不可一味追求高精尖技术,应侧重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
3.2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科是承载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平台,是高校建设的核心与龙头,是学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水准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学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
(1)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在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中,利用校企办学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派出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修学习,让他们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提高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另一方面,立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实训课教师。
(2)地方院校必须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良好的学科建设是地方院校发展的基本保障,地方院校通过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将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也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赢得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学科建设中,不仅要考虑教学与科研,还要考虑产业和技术创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其根本就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3)高校应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要优先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业,积极发展边缘、交叉性专业。
3.3 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1)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打破课程体系壁垒,拓宽专业口径。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社会经济的知识化和信息化,客观上要求高校重新确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系统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要从加强学校与社会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出发,把最新的实践成果、方法和手段,纳入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此,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着力打造“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在课程的设置上强调文、理、工相互交叉、渗透。
(2)注重课堂中的思维训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课程体系要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同样重要。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改变过去由教师填鸭教学的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由教师提供背景、分析要点和方法,继而由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加以引导,通过“引导-分析-引导-讨论-总结提升”这一有效过程,把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3)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在产学研合作中,要大力改善教学设施与实验条件,建立现代化水平的校内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仿真试验室、多媒体机房等的实训中心。同时,要高度重视校外基地建设。地方院校在相应的地理区域内,根据专业优势及地方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建立实践基地,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总体培养方案中,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4 以科技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注重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能力,具体措施是:
(1)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催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是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创业教育中,应通过模拟实体、建立模拟基地以及邀请创业者进行学术讲座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产学研横向科研课题。通过设立大学生专项科研基金,搭建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真实的“实战”环境,使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在科技活动中,学生不受束缚,独立思考,广开思路,充分想象,在独辟蹊径中推陈出新。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学生经历的是真实的情景和过程,理论知识与视野,强化了他们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他们适应现实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廿庆,卞修凡.新形势下发展高效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1 2
论文首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打印本文】【回到顶部
最新上传
 浅谈施工现场安全培训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
 浅析绿色酒店创建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核电工程总承包企业供应商...
 浅谈国有制造企业采购业务...
 金融企业营销
 企业非正式群体管理
 协同JAC计划的订单处理...
 组织结构扁平化下的人才集...
 基于DEMATEL方法员...
 收费信息综合分析系统应用...
 中国房地产行业综合景气指...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关系
 浅谈应急物流
职称论文
本站推荐
 浅谈施工现场安全培训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
 核电工程总承包企业供应商...
 浅谈国有制造企业采购业务...
 企业非正式群体管理
 协同JAC计划的订单处理...
 组织结构扁平化下的人才集...
 基于DEMATEL方法员...
 收费信息综合分析系统应用...
 中国房地产行业综合景气指...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关系
 浅谈应急物流
 浅谈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
 浅析工程招投标不正当竞争...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
职称论文发表
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网站介绍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导航 投诉建议 服务承诺 人才招聘 版权声明  
  •   投稿邮箱:83041061@qq.com    服务热线:027-62220402 手机: 18907137973
    点击及可直接咨询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江花苑13楼   电子地图
  • Copyright (C) 2007-2009 http://www.iss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6318号
    技术支持:腾浪科技    法律顾问:廖泉冰律师